top of page

幸福的形狀-冰島兩週志工心得

  • 作家相片: sky372615
    sky372615
  • 2022年10月29日
  • 讀畢需時 4 分鐘

本文刊載在冰島「UNA」9月份雜誌:


幸福與否,不在於你擁有多少財富,或是你能多功成名就,而在於你是否熱愛你所做的事,並且以你所喜歡的方式過生活。


這是我在兩個星期的冰島志工營中,最深刻體會到的事。


大海的眼淚

志工營最初的幾天,我們針對冰島西部幾個不同的海岸進行淨灘。



這是我人生第一次淨灘。在我想像中,淨灘就是撿撿海邊的瓶瓶罐罐,但實際上經歷過淨灘,我才知道海邊的垃圾跟我想像的不太一樣。


在冰島海邊,更多的是像漁網或鐵絲這樣的大型垃圾,偶爾也有一些塑膠袋或塑膠繩。並且這些「非自然」垃圾遠比想像更多。


漁網或鐵絲,在經過海浪層層沖刷後,被深埋進砂土、甚至是岩石下,常需要費很大的力氣,三四個人一起拔才能移除(有時候還不能完全移除)。


後來經過講解後我才知道,不論是塑膠或漁網,都是造成鳥類或海洋生物死亡的一大原因。


「幽靈漁撈」(ghost fishing):廢棄的漁網在海洋中困住了無數的魚群,也使魚類逐漸枯竭。


塑膠:吞下塑膠的海洋生物或鳥類有可能死亡。就算沒死亡,那些塑膠殘存在魚類或貝類體內,再由人類食用後,對人體也會造成危害。


一直以來,我以為海邊淨灘就只是美化環境;現在我才知道,我們所做的事是在幫助海洋生物們能重新找回它們安全的家。


所有的垃圾都是被人類遺忘的記憶。它們彷彿化成一滴滴大海的眼淚,靜靜淌流在岸邊,訴說著這片海的故事與無奈。


於是,我們輕輕拂去它們,裝進了沈重的袋子裡,踏上歸途。



You are strong"


結束了在冰島西部的志工活動,我們前往了冰島北部做森林維護。


初次見到森林的「女主人」,是位爽朗而健壯的冰島當地女性,她非常開心得跟我們打過招呼後,便開始說明需要我們幫忙的工作內容。


我的工作內容,主要有兩個: 1. 幫忙蒐集被砍下的森林樹枝,並將它們運到回收場做回收。

2. 幫忙用石頭造路


關於蒐集樹枝這點,其實我一開始不太懂為什麼這些樹枝會被砍下來,後來問過這位「女主人」後,我才知道他們是為了造出一條路讓人可以行走,才會把比較低的樹枝而砍掉。


但儘管聽完這番解釋,我也沒能真正完全理解砍樹枝闢路的重要性—直到我經歷了森林驚魂記後。


在幫忙用石子在森林內造路時,我突然聽到遠方傳來不可思議的聲音,為了一瞧究竟,我順著聲音的源頭走,就這樣走出了森林到了一個沒見過的平原。平原的美景美得不可思議,就在我看得出神時,我忘了怎麼走回森林裡。


不管我怎麼走,低矮的樹枝張牙舞爪的讓我無法前進,就像是愛麗絲夢遊仙境一樣,我迷失在沒有路的叢林裡。


直到那時候我才第一次意識到,為森林造路的重要性。


後來我才知道,那位我以為是森林的「女主人」,她的名字叫Rut, 她其實也只是一位志工,她和她的母親Kristrún—一位七十多歲卻仍相當硬朗的老太太,因為深深熱愛這片森林,因此一直在做著造林,造路的工作。


「我這隻手之前砍樹的時候弄傷了。」Rut指指左手手腕。「不過至少吃飯上廁所沒問題,所以完全不用擔心!」她驕傲地說著。「我真的很喜歡為森林做的這些事,覺得非常快樂。」她臉上的表情毫不虛偽,就

像個孩子般純真的笑著,陽光在她臉上閃閃發光。


休息時,她的母親帶著自製的果醬與麵包、咖啡等招待我們。雖然彼此英文都不是母語,但卻都很試圖去理解、對話與傾聽。


她們告訴了我們森林和這座小鎮的歷史,告訴了我們她們的生活。我們告訴她們我們來自哪裡,告訴她們我們對這座小鎮的感想。時光,如秋天的陽光般暖暖地,卻緩緩流逝在樹葉間。


要離開之前,她們給我們每個人深深的擁抱。Rut大笑著對我說:


「You are strong」


外表矮小的我這一次被說「You are strong」,有點訝異,也有點開心,更多的是不可思議的感覺。


雖然只是短短三天,但我們卻幫忙森林造了路,回收了許多森林的枯枝,讓森林變得不一樣。這是在台灣或日本時,我完全沒體驗過,也沒想過自己能做到的事。



結語

冰島,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國家。動物(尤其是羊)比人還要多,這對在東京生活久了我來說,是很特別的體驗。


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,在這裡看到的「笑容」。


這裡的人,非常熱愛他們的土地,不論是在護林,或是做當地傳統文化維護時,臉上總是洋溢著溫暖的笑容。


一起幫忙清理海灘的志工們,當發現巨大漁網並成功拔除時的笑容,也讓我印象深刻。那是夾雜著成就感與喜悅的笑容,在海波的映照下特別的耀眼。


這些笑容不是來自於獲得了什麼,或賺取了多少錢。我們甚至不會用做出多少「貢獻」(給予)去計算付出的勞力。


因為一切都是出於自願,一切都是出於喜歡,因此能感受到幸福。


這與資本主義下所有的事物都能等價交換的原則相互違背,甚至可以超出說是超出了資本主義的邏輯之外。因為資本主義只會教我們如何去獲得有價的物品,卻不會告訴我們,原來無價的幸福如此簡單就能得到。


一個月前,我在東京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,每天拖著沈重的身軀搭電車上下班,看到與自己一樣不快樂的人們擠滿了電車,以為這就是「生活」。


一個月後,我卻在地球的另一端見證了另一種生活的方式。


另一種幸福的形狀。

讓我重新思考,什麼才是快樂。



Comments


  • LinkedIn

©2024 by Tokyo Insight Lab

bottom of page